初學攝影,試試定焦鏡吧



攝影課的第一堂,介紹器材選擇時,我常會建議同學會考慮定焦鏡。

現在,許多買全片幅相機時,常會伴隨買個24-120mm F4或是24-105mm F4的變焦鏡頭。

這樣的焦段,廣角端是24mm小廣角,適合拍團體照、拍大景,而105mm、120mm是望遠焦段,適合拍拍特寫、將較遠的景物拉近或營造空間壓縮感,在24-105mm中間變焦,大抵已初步符合平常會拍攝的題材,相當方便,也適合於旅遊途中使用。

但是常使用變焦鏡頭,對於新手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有二:

1.一直在變焦,對於使用哪個焦段,站在哪個距離會涵蓋多大的視野?反而沒有概念。
2.因為可以變焦,會忽略了移動自己的腳步,去觀察從不同的方向、位置拍攝,得到不同的感覺。

因此,若新手在剛開始拍攝的半年間,都沒有接觸到「定焦鏡」,我個人會認為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。

入門的定焦鏡,目前在各廠都還有便宜、輕巧的選擇項。價格常在3千多至一萬多不等。例如35mm F2、35mm F1.8、50mm F1.8、50mm F1.4的鏡頭。
當然,現在也有稍貴、稍重的選項,例如原廠的頂級F1.4鏡或Sigma Art鏡。

定焦鏡光圈大,常可以達到F1.8, F2, F1.4 ,拍攝人像、靜物...,只要開大光圈、靠近被攝體,很容易營造淺景深(就是背景模糊、主體清楚)的感覺,稍微縮光圈至 F2.8之後,又常可以得到比變焦鏡還要銳利的影像。

此外,定焦鏡的大光圈優勢,只要是在50mm以下,如24mm, 35mm, 50mm...等,都適合在室內運用,得到較高的快門,拍人像不易模糊。例如,在室內拍攝小朋友,定焦鏡的大光圈優勢就會展現無疑。
有的定焦鏡甚至加入防手震的特性,在微光時更好用!

定焦鏡也常讓新手很困擾,因為要改變拍攝範圍,甚或取捨畫面元素時,人就要跑來跑去,不像變焦鏡,在原處轉動鏡頭的變焦環即可。

但也就在這跑來跑去之間,將我們的「焦段感覺」訓練出來了。
用個半年,站在哪個位置,會涵蓋多少拍攝範圍?甚至不用眼睛對著觀景窗,伸手一盲拍可以涵蓋拍攝到哪個部份,就很清楚明白了。

我個人認為,這便是攝影的基本功!「焦段預視」便是攝影幾個要培養的預視能力之一!

同樣是半年的拍攝經驗,一直在拍變焦鏡的,跟一直在拍定焦鏡的,因為得到不同的訓練,對於場景的觀察、鏡頭的運用,敏銳度就會很不同!

當然,這並不是叫你一定不要使用變焦鏡,而是強調攝影的初期,必然要將定焦鏡的拍攝訓練考量在內!

(原發表在我的blog,2016最新潤飾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