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從攝影的觀點看「東京女子圖鑑」及「臺北女子圖鑑」
最近「台北女子圖鑑」的上映,在台灣引起了一些話題,但較少看到從攝影的觀點談,這邊,我來貢獻一些想法。
[類型學]
首先,對於從偏鄉來到都會的女子,「貼標籤」、「符號化」的形式,本身即是一種「類型學」的概念。人們討厭「標籤化」,但它最易於敘事,也是「考古學」及「考現學」的方法之一。
將類型學的方法引入到攝影中,開創了新的攝影門派,是德國的貝歇夫婦。1959年,貝歇夫婦開始合作,一起拍攝德國工業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水塔、煤倉...等工廠設施,持續進行了40餘年,也造就了杜塞道夫學派,在當代攝影領域中,佔有重要的位置。
游本寬老師拍了一系列的椅子及招牌,是類型學。我的朋友曾曾,拍了一系列的溪流泳裝,這也是類型學。
「東京女子圖鑑」將類型學應用在「東京女子的類型刻畫」以及「東京地區特色的社會風景」兩個方面。
因為每集大約只有20幾分鐘,所以還採用了紀錄片的手法來做多線觀點的敘事,更精準的強調都會女子中各種類型的想法及心態。
而「台北女子圖鑑」以主角故事的鋪陳敘事為主,著重在主角職場、生活的轉變,主角個人的觀點及心態上,在不同的女子類型敘事上較為薄弱。
[社會的風景]
「東京女子圖鑑」雖然每集片長只有20幾分鐘,但影片中隨著主角的遷升,平日的生活及散步,也對東京各地區的特色、景觀,人在都會中的樣貌,做了「社會的風景」的類型學呈現。
從秋田到三茶、惠比壽、豐洲、港區...等,東京各區的特色、人群特性、社會階層..皆可分類。
「台北女子圖鑑」原本是從台南永康到台北永康街,女主角也做了跨區移動的設定,片中少數篇幅所帶出的景觀、特色,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區隔識別性!而比較著重在台南跟台北的差異。
這當然也是因為東京的都會特性、,是其它城市難以比擬的,也可能是「台北女子圖鑑」並沒有意識到「社會的風景」在影片中的重要性!
1966年,美國著名的喬治.伊斯曼博物館,舉辦了一個「當代攝影:向著社會的風景」的攝影聯展,這個展覽以及前述的類型學、爾後的新地型學,大幅擴充了攝影人對於「風景」的定義。
將鏡頭指向了人與這些「風景」之間的關聯,特別是人與人創造的都市,疊加之後的關係。我想,「東京女子圖鑑」一片掌握到了其中的要點。
[調色與用光]
當代攝影不重視「風格美學形式」及「技術的基礎」。
然而,我覺得這是當代攝影中最大的謊言!觀念固然可以是藝術的主體,但色彩及光線,適足以加強觀念、氛圍以及敘事性。
無論是當代攝影還是現代攝影,都會需要「調色及用光」的協助。
以「東京女子圖鑑」的調色而言,運用了許多特別的藍、紫色調,來加強夜景,並時常呈現類似賽博朋克的科技感、城市的超現實感,在用光上,也以塑造氛圍為主。
「台北女子圖鑑」也有類似的做為,但是調色及用光的形式,甚至是構圖,就比較偏向於現代攝影,尤其是構圖,更可以看出「台北女子圖鑑」重視形式美學的傾向。
好,最後還是回到我常講的「調色及用光」的議題!
我也蠻推薦各位同學回頭去看一下原版的「東京女子圖鑑」,尤其是它的「社會的風景」以及色彩呈現!
有沒有想過,「東京女子圖鑑」的夜景影像,如何使用Lr調色?
[類型代表性]
而「台北女子圖鑑」在台灣可以惹惱那麼多台北、台南人,又可以引起這麼多人參與寫文章、拍影片評論,如果這是它的本意,這其實也是蠻當代的!
這部電視劇也顛覆了我對台南女子、台北都會女子的認識及想像,或許說,就類型學而言,它代表了「曾經也有這麼一個類型的女子」,但它的代表性程度,其實在每個觀看者的心中,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存疑!
#類型學 #當代攝影 #調光調色 #台北女子圖鑑 #東京女子圖鑑